汝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:一、游击队接受改编 3.游击队开赴抗日前线
2022-01-07 10:57:4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中共汝城县委党史研究室 | 编辑:朱宇燕 |         


游击队开赴抗日前线



改编期间,根据新四军总部向游击队下达的任务,游击支队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,要求游击队员认清形势,与国民党合作,共同抗日;加强军事训练,提高战斗力;开展群众工作,发动群众参军,扩大游击队伍。

10月中旬,湘粤赣边红军游击支队命令所属各队到汝城南洞料家坪集结。队员们一到料家坪,忙着换洗衣服,理发洗澡,消灭虱子,同时边休息边等候陆续下山的战友,至月底汇集游击队员约200余人。经一段时间的休整,队员们体力恢复,面貌一新。换发军装时,队员们一看是国民党的军装,心里很不是滋味,调侃地说:“五角星同十二角星打了十年仗,现在要我们脱下红五星换上十二角星,心里难受。”有的队员还不肯替换。支队领导只得耐心说服教育。

游击队从料家坪开往沙田,个个雄赳赳、气昂昂,与国民党过去所说的青面獠牙、赤身裸体完全两样,群众都说过去国民党是在撒谎。一路上,人山人海,鞭炮齐鸣,群众夹道欢送游击队。

其后,湘粤赣边红军游击支队奉命改名为湘粤赣边区人民抗日义勇军,下辖两个支队,游世雄任第一支队支队长兼政训员,方玉明任第二支队支队长,王赤任政训员。游击队下山后,附近的群众纷纷前来探望,学校和民众团体送来许多慰问品,仅“劳军鞋”就有数百双。许多刚从监狱释放出来的共产党员和红军游击队员,也纷纷前来寻找党的组织,周边进步青年积极要求参军,仅西边山就有廖掌元、张庚娇、罗尊古、朱满仔夫妇、李万珠、罗兰子等数十人参加了抗日义勇军,队伍扩大到500多人。

1938年2月13日,游世雄接中央分局命令,率湘粤赣边区人民抗日义勇军迅速向江西池江开拔。那天,汝城、桂东、资兴、崇义、上犹等县政府都派来代表欢送,桂东县长颜宗鲁还向抗日义勇军赠送了嵌入游世雄之名对联的锦旗:“世事艰难,相期共济;雄才大略,定建殊勋。”旁题:“世雄队长吾兄,请缨抗日,卫国保家,鹏程万里。其志可嘉,于其行也,爰选联语,以志纪念。并代表桂东民众同伸贺忱。”路旁挤满前来送行的群众,有的将鸡蛋、花生塞给战士,有的为战士们抬武器,搬行李。队伍起程时,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,军民眷眷握手,洒泪道别。部队一路经江西崇义、上犹到达池江,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(简称新四军)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二营及第三营一部。

来源:《中国共产党汝城历史(第一卷)》



责编:朱宇燕

来源:中共汝城县委党史研究室

热点
政务要闻
专栏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